侯旭东,1968年生于北京,籍贯山西汾阳。1986-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96-2008年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8年5月转任365bat线上平台历史系教授。曾任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1.8-2002.7)、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访问学人(2006.6)、365bat线上平台(台湾新竹)历史研究所客座教授(2009.2-6)、广州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2013.2-5)、日本学术振兴会招聘外国人研究员(2017.4-8)。
兼任365bat线上平台第十一届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20.1-;历史系系主任,2014.2-2020.12
主要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与出土文书简牍,近年主要关注古代国家的形态与运行机制。
专著
4.《什么是日常统治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7月,12月重印,4+352页,入选《中华读书报》2020年不容错过的二十种历史书、《解放日报》2021年第1期(总第19期)“解放书单”(2021年2月6日第7版)
书评
《史学的视角,应放诸“日常”》,白颐,《解放日报》2020年11月21日第6版“书 评”版
《穿过“有知之幕”:日常与人/事关系的统治世界》,孟强伟,《读书》2021年第1期,页136-141
3.《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16+6+310页,入选《中华读书报》2018年度十大好书、《文史哲》编辑部与《中华读书报》评选的“2018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中华读书报》2019年5月8日第5版)
书评
《经济观察报》2018年5月28日,维舟撰《皇帝制度下的“熟人政治”》
《文史管窥》第34期,刘子辰撰《“关系”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读后随记》,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文史学社,2019年12月,页59-64
Review by Zhang Shiyu at https://harvard-yenching.org/features/favoritism-monarch-s-relationship-subjects-based-private-trust-and-unfolding-western-han
2.《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439页
书评
《中华读书报》2006年10月11日第10版,方晓(黄敏兰)
《南方周末》2006年10月26日第30版,胡宝国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1期,陶新华,页28-30
(日本)《中国——社会と文化》第22号(2007年6月),佐川英治,页290-299
《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陆敏珍,页166-173
(台湾)《汉学研究》第25卷第2期(2007年12月),仇鹿鸣,页453-459
1.《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378页;再版,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法藏文库45,2001年8 月,345页;增订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2月,4+3+4+4+443页;《佛陀相佑:造像记所见北朝民众信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1月,3+399页
书评
《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何德章,页172-174
《中国学术》2000年第4辑,陈涌清,页335-338
(台湾)《新史学》13卷1期(2002年3月),蔡宗宪,页 207-215
论文集
《汉家的日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2023年4月重印,570页。入选《中华读书报》2022年度不容错过的20种历史好书(《中华读书报》2022年12月30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2年度影响力图书“人文社科类”,2023年2月3日;2022年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文史哲》与《中华读书报》联合评选,2023年5月7日)
书评
《如何找到历史的“现场感”:汉代日常统治的艺术》,维舟,《新京报书评周刊》2022年9月19日
《近观中古史:侯旭东自选集》,上海:中西书局,2015年4月,7+1+343页(入选2015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0佳·历史传记,《中华读书报》2015年12月23日第7版)
执行主编
2.《新雅中国史八讲》,与甘阳共同主编,北京:三联书店,2021年1月
1.《唐研究》第13卷“从汉魏到隋唐:变迁与延续”专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编辑
Asia Major. The third series. Vol. XXIII. Part 1(2010), with Howard Goodman and Liu Shufen
论文
80.《青衣行酒亡天下?——“单于无北顾之怀,猃狁有南郊之祭”析论》,戴卫红主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第1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页98-151
79.《亭长王闳等逃往何处?——从东汉初年的一份劾状说起》,朱玉麒主编《西域文史》第17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年,页49-70
78.《汉代居延甲渠河南道走向与位置新考》,龚留柱主编《朱绍侯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文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23年,页360-374
77. 《关系视角、日常与历史:关于中国史学未来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页24-29,摘要《日常统治与关系思维:关于中国史学未来的思考》,收入《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6期,页47-48
76.《东汉〈曹全碑〉“敦煌效谷人也”发微:兼论家族研究的视角》,《学术月刊》2022年第7期,页181-195
75.《天下秩序、八王之乱与刘渊起兵:一个“边缘人”的成长史》,《史学月刊》2021年第8期,页16-36,收入李军主编《中国历史文摘》2021年卷(第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8月,页96-125;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史年鉴202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页319-320摘要
74.《政治史与事件史在中国:一个初步反思》,《清华社会科学》第2卷第2辑(2020年),北京:商务印书馆,页69-122
73.《字词观史——从陈寅恪“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说起》,《北京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页89-98;《新华文摘》2020年第20期转载,页72-73
72.《胡广/蔡邕“帝之下书有四”说的“显”与“隐”》,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编《祝总斌先生九十华诞颂寿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20年,页120-153
71.《事件是如何生成的?——道光的日常与“鸦片战争”作为事件的形成》,《学术月刊》2019年第11期,页158-178;《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5期,页68-69
70. “Local Society.”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2, chap. 2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9, pp.460-479
69.《汉景帝不吃老鼠吗?——我们如何看待过去》(与张琦合撰),《史学月刊》2019年第10期,页47-55;收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K21)2019年第6期,页58-66
68.《西北出土汉代文书简册的排列与复原》,《简帛》第18辑,2019年,页109-132
67.《“制度”如何成为了“制度史”?》,《中国社会学科评价》2019年第1期,页68-83,《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3期,页104-105摘要转载
66.《前漢“君相委托制”説賸義—刺史の奏事对象とあわせて—》,《中央大学アジア史研究》42(2018),页1-43;《西汉“君相委托制”说剩义:兼论刺史的奏事对象》,《中国中古史研究》第七卷,上海:中西书局,2020年4月,页1-29
65.《汉代西北边塞它官兼行候事如何工作?》,张德芳主编《甘肃省第三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年12月,页158-179
64.《湖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性质新探——从〈竹简肆〉涉米簿书的复原说起》,长沙简牍博物馆编《长沙简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中西书局,2017年10月,页59-97;《湖南長沙走馬楼三国呉簡の性格についての新解釈》,收入藤田勝久、關尾史郎编《簡牘が描く中国古代の政治と社会》,東京:汲古書院,2017年8月,页199-222;《湖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性质新探》,又收入谷更有主编《胡如雷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页138-154
63.《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上、下),《清华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页64-102、2017年第1期,页90-123。荣获第五届“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2019年4月21日)
62.《西汉张掖郡肩水候官骍北亭位置考》,《湖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页32-37及插页、封三
61.《皇帝的无奈:西汉末年的传置开支与制度变迁》,《文史》2015年第2辑(总111辑),页5-66;“The Helpless Emperor: The Expenditure on Official Hostel System and Its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Late Former Han China.” World History Studies 3.2(December 2016):1-23.
60. 《逐鹿或天命:汉人眼中的秦亡汉兴》,《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页177-20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K21)2015年第5期,页50-66转载
59.《西汉御史大夫寺位置的变迁:兼论御史大夫的职掌》,《中华文史论丛》2015年第1期,页167-197
58.《丞相、皇帝与郡国计吏:两汉上计制度变迁探微》,《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4期,页99-120;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K21)2015年第2期,页75-89转载
57.《西汉张掖郡肩水候系年初编:兼论候行塞时的人事安排与用印》,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简牍博物馆编《简牍学研究》第5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页180-198
56.《湖南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J1③:264-294考释》,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编《田余庆先生九十华诞颂寿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页113-119
55.《西北所出汉代簿籍册书简的排列与复原——从东汉永元兵物簿说起》,《史学集刊》2014年第1期,页58-7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K21)2014年第4期,页72-89转载;复收入《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页10-28
54.《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六年(广成乡)弦里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纪初江南乡里管理一瞥》,邢义田、刘增贵主编《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古代庶民社会》,台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页103-147,收入长沙简牍博物馆编《走马楼吴简研究论文精选》上,长沙:岳麓书社,2016年8月,页451-480
53.《後漢「乙瑛碑」における卒史の增置に見える政務処理について—「請」·「須報」·「可許」·「書到言」を中心に—》,收入藤田勝久编《東アジアの資料学と情報伝達》,东京:汲古書院,2013年,页235-271;提要先收入《东汉〈乙瑛碑〉增置卒史事所见君臣关系:以“请”“须报”“可许”“书到言”为中心》,收入《資料学の方法を探る》(11),日本愛媛大学「資料学」研究会,2012年3月,页29-36;改名《东汉〈乙瑛碑〉增置卒史事所见政务处理:以“请”“须报”“可许”“书到言”为中心》,收入《中国中古史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11月,页43-69;复收入李雪梅主编《法律文化研究》第十辑“古代法律碑刻专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页36-66
52.《长沙东牌楼东汉简〈光和六年诤田自相和从书〉考释》,收入黎明钊主编《汉帝国的制度与社会秩序》,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年,页247-275
51.《秦汉六朝的生日记忆与生日称庆》,《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4期(总第104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页127-164
50.《从朝宿之舍到商铺——汉代郡国邸与六朝邸店考论》,《365bat线上平台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页32-4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F7)2012年第1期转载,页3-13、《先秦、秦汉史》(K21)2012年第2期,页52-62;《「朝宿の舎」から「商舗」へ─漢代の郡国邸と六朝の邸店についての一考察─》,收入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東洋史学專修研究室编《中国都市論への挑動》,东京:汲古书院,2016年3月,页97-132
49.《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给吏与吏子弟——从汉代的给事说起》,《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3期,页19-43;修订稿收入长沙简牍博物馆编《走马楼吴简研究论文精选》上,页345-369
48.《东汉洛阳南郊刑徒墓的性质与法律依据——从〈明钞本天圣令·狱官令〉所附一则唐令说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2本1分,2011年,页1-42
47.《渔采狩猎与秦汉北方民众生计——兼论以农立国传统的形成与农民的普遍化》,《历史研究》2010年第5期,页4-2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K21)2011年第1期转载,页55-72
46.《汉代律令与传舍管理》,《简帛研究2007》,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页151-164
45. “Rethinking Chinese Kinship in the Han and the Six Dynasties: A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Asia Major. The third series. Vol. XXIII. Part 1(2010), pp. 29-63.
44. “The Buddhist Pantheon,” Early Chinese Religion Part Two: The Period of Division (220-589 AD),ed. John Lagerwey and Lü Pengzhi, Boston, Leiden: Brill. 2010, pp. 1095-1168.《六朝佛、菩萨信仰述论》,收入余欣主编《中古时代的礼仪、宗教与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6月,页19-71
43.《北京大葆台汉墓竹简释义——汉代聚落自名的新证据》,《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5期(总第82期),页62-66;收入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编:《西汉“黄肠题凑”葬制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年3月,页443-447
42.《汉魏六朝的自然聚落——兼论“邨”“村”关系与“村”的通称化》,黄宽重主编:《中国史新论·基层社会分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页127-182
41.《朝廷视野中的“民众”——北朝的观念与实践》,收入孙家洲、刘后滨主编:《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页334-356
40.《长沙走马楼吴简〈竹简〉[贰]“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复原的初步研究》,《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期(总第93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月,页57-93;长沙简牍博物馆编《走马楼吴简研究论文精选》上,页426-450
39.“On Hamlets (cun 村) i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Early Medieval China 13-14,part 1(2007), pp. 99-142.
38.《北魏申洪之墓志考释》,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编:《“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页207-223
37.《西汉长安“孝文庙”位置考》,《简帛研究2006》,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206-209
36.《〈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所见史事考》,《纪念西安碑林九百二十周年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10月,页262-278
35.《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页168-18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9年第1期,页3-15,收入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页96-120
34.《西北汉简所见“传信”与“传”——兼论汉代君臣日常政务的分工与诏书、律令的作用》,《文史》2008年第3辑(总第84辑),页5-53
33.《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页4-28,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8年第11期转载,页57-77
32.《传舍使用与汉帝国的日常统治》,《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页61-82,收入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页40-71
31.《长沙走马楼吴简“里”“丘”关系再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3辑,2006年12月,页14-26
30.《魏晋南北朝时期礼乐教化述论》,张金龙主编:《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丛》,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1月,页453-469
29.《长沙三国吴简三州仓吏“入米簿”复原的初步研究》,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二辑,武汉:崇文书局,2006年9月,页1-13
28.《走马楼竹简的限米与田亩记录——从“田”的类型与纳“米”类型的关系说起》,同上,页157-175
27.《吴简所见“折咸米”补释——兼论仓米的转运与吏的职务行为过失补偿》,同上,页176-191
26.《长沙走马楼吴简“肿足”别解》,同上,页214-220
25.《朝廷、州县与村里: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牟发松主编:《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页213-247;复收入常建华主编《中国日常生活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页453-482
24.《中国古代人名的使用及其意义——尊卑、统属与责任》,《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页3-21
23.《北朝并州乐平郡石艾县安鹿交村的个案研究》,《史林》2005年第1 期,页10-20;亦见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页117-136
22.《地方豪右与魏齐政治——从魏末启立州郡到北齐天保七年并省州郡县》,《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页53-80
21.《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问题——从北朝百姓的聚居状况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页205-235
20.《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乡”与“乡吏”》,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吴简研究》第一辑,武汉:崇文书局,2004年,页87-113
19.《三国吴简中的“鋘钱”》,同上,页230-235
18.《长沙吴简所见盐米初探》,同上,页249-260
17.《造像记所见民众的国家认同与国家观念——北朝村里社会研究之一》,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10-41;收入刘永华主编《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3-29
16.《北朝“三长制”四题》,《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 期,页33-46
15.《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页16-29;修订稿收入佐藤智水主持:《4~6世纪における華北石刻史料の調查·研究》(平成13年度~平成16年度科学研究費补助金·基盤研究(B)(1)研究成果报告书,课题番号 1****1028),页37-53
14.《北朝村落考》,《庆祝何兹全先生九十岁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161-182
13.《长沙三国吴简所见“私学”考——兼论孙吴的占募与领客制》,《简帛研究2001》,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514-522
12.《北朝的“市”:制度、行为与观念--兼论研究中国古史的方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页282-306
11.《三国吴简两文书初探》,《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页172-174
10.《东晋南北朝佛教天堂地狱观念的传播与影响——以游冥间传闻为中心的考察》,《佛学研究》1999年刊,页247-255
9.《当代中国史学如何规范?如何发展?》,《中华读书报》1999年4月21日,第9版
8.《十六国北朝时期战乱与佛教发展关系新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页55-61
7.《〈如来在金棺嘱累清净庄严敬福经〉的整理与考释》,《藏外佛教文献》第4辑,1998年11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页373-393
6.《东晋南北朝“释氏辅教之书”性质及作用新探》,《何兹全先生八十五华诞纪念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页273-288
5.《十六国北朝时期僧人游方及其作用述略》,《佳木斯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页28-34
4.《论南北朝时期造像风气产生的原因》,《文史哲》1997年第5期,页60-64
3.《〈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北朝造像部分补正》,《北朝研究》1997年第2期,页38-41
2.《东晋南朝小农经济补充形式初探》,《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1期,页18-27
1.《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封山占水再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页97-106
书评
17.《籾山明著〈秦漢出土文字史料の研究—形態·制度·社会—〉》,《日本秦汉史研究》18号(2017年11月),页78-93;中文版收入《简帛研究二〇一七(秋冬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页334-342
16.《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学术指南——〈中国历史研究手册〉译后记》,《中华读书报》2016年9月14日第10版
15.《秦简整理的新里程碑》,《中华读书报》2015年8月12日第10版
14.《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评介》,《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第二卷,中华书局,2011年9月,页245-254
13.《读〈从平城到洛阳〉》,《南方周末》2007年3月1日第21版
12.《评田余庆〈拓跋史探〉》,《中国学术》2005年第1辑,总第21辑,页248-251;英译本收入CASS Journal of Humanities(《中国人文学术》).Vol.1.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2008,pp.321-325.
11.《别出心裁的断代经济史——评何德章著〈中国经济通史〉第三卷》,《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2期,页28-32
10.《〈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评介》,《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 期,页162-167
9.《一点遗憾》,《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9月10 日,第7版
8.《评谷川道雄著〈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唐研究》第9卷,2003年,页534-542
7.《阎步克著〈乐师与史官〉读后》(与许兆昌合著),《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 期,页149-168;收入沈志华主编《史学新书评2000-200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页28-52
6.《气贺泽保规教授〈复刻本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简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11期,页30-31
5.《传统中国城市的多彩画面——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读后》,《书品》2001年第5期,页52-55
4.《节日:社会的透镜——〈中国中世纪的鬼节〉评介》,《国际汉学》第六辑,页508-516
3.《读汪桂海著〈汉代官文书制度〉》,《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年第8期,页27-29
2.《误译丛生的一部书——〈佛教征服中国〉中译本琐议》,《中华读书报》1998年8月19日,第11版
1.《一部成功的中国史学史教材——评〈中国史学史简明教程〉》,《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6期,页90-92
札记、短论与综述
23.《告别线性历史观》,《理论与史学》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页1-10
22.《从方法角度看中国古代专制说的论争》,《中华读书报》2010年5月26日第9版
21.“Recent Research in China on Wei-Jin Nanbeichao History,” Asia Major The third series. Vol. XXIII. Part 1(2010), pp.1-17.
20.《关于近年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观察与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2期,页9-16,收入邴正、邵汉明主编《中国学术三十年:1978-2008》,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页517-535;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9年第3期,页45-52;复收入《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页54-68
19.《卷首语》,《唐研究》第1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页1-13
18.《喜撰史书与弃置档案:我国史学传统中历史意识的偏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5月10日第3版
17.《三国魏(两)晋南北朝史研究》,陈高华、张彤主编:《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69-74
16.《西汉初律令中的母、妻——母方亲属地位的新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 月29日,第3 版
15.《〈文馆词林〉载“隋文帝令山东卅四州刺史举人敕”考》,《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页144
14.《〈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勘误一则》,《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页88
13.《美国中国史研究动向》,《学习时报》2003年3月3日第8版
12.《〈魏书〉〈通鉴·梁纪〉勘误各一则》,《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页10(署名东波)
11.《〈隋书〉标点勘误及校勘补遗五则》,《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页92
10.《〈隋书〉标点勘误及校勘补遗四则》,《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页66
9.《跨学科交流: 中国史学发展的战略构想》,《社会科学管理》2001年第3 期,页50-52
8.《北朝民间佛事活动与民众佛教信仰》,《文史知识》2000年第8期,页15-22
7.《魏晋南北朝研究50年成果斐然》,《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7日,第9版
6.《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释文补正》,《中国文物报》1999年7月21日,第3版
5.《造像记与北朝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期,页2-8
4.《20年历史研究的重大进展》,《中国教育报》1998年12月29日,第8版
3.《八十年代以来魏晋南北朝军事制度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1期,页6-14
2.《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2期,页20-25
1.《利用敦煌吐鲁番文书研究魏晋南北朝史概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5期,页1-8
其他
18.《追忆何兆武先生》,《世界历史评论》2022年第4期,页272-274
17.《秦汉时代百姓如何生活?》,《南方周末》2022年9月1日C24版
16.《365bat线上平台人文学科长远战略研究报告》主持人,2022年4月
15.《杨小亮〈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册书复原研究〉序》,上海:中西书局,2022年,页6-9
14,《兼收并蓄、慎思明辨中发现历史、发展自己——侯旭东教授访谈录》(陈韵青、成鹏),《历史教学》2022年第2期下半月刊,页3-12
13.《不朽的纪念:东汉〈乙瑛碑〉与守庙卒史》,收入耿元骊主编《权力与秩序:帝制中国的社会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页215-241
12.《“制度”如何成为“制度史”》,收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编《多面的制度:跨学科视野下的制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21年4月,页175-201
11.《奠基时代:秦汉》,收入《新雅中国史八讲》,北京:三联书店,2021年1月,页39-80
10.《访谈:知常以观变》,侯旭东、周奇,《学术月刊》2019年第11期,页179-184
9.《郭伟涛〈肩水金关汉简研究〉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页1-3
8.《影响我最深的五本书》,《南方周末》2018年6月21日C28版
7.《古代王朝皇帝与宠臣的关系,亲密还是危险?侯旭东谈“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南方周末》2018年5月10日C23版
6.《我的简牍研究引路人:追忆谢桂华先生》,《南方周末》2018年4月5日C28版
5.《学术研究:既是职业更是生活方式》,《光明日报》2017年4月1日第07版“教育频道”
4.《哲人其萎,教泽永存》,《文汇报》2015年1月9日第T07版
3.《中国古史三十年:成绩与挑战》,《当代学术状况与中国思想的未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68-70
2.《从北大红楼到师大小红楼:追忆何兹全先生》,《中华读书报》2011年3月16日第7版
1.《何兹全》,《财经》2011年第5期(总284期),2011年2月28日出版,页124
译著
4.Endymion Wilkinson(魏根深)著,雷闻、邬文玲、成一农、赵冬梅等译,侯旭东主持翻译《中国历史研究手册》(Chinese History: A New Manual.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5),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3.余英时(Ying-shih Yü)著,侯旭东等译:《东汉生死观》(Views of Life and Death in Later Han China A.D.25-22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繁体字版,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6月
2.Stephen F. Teiser 著,侯旭东译:《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修订版《中国中世纪的鬼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2017年7月重印
1.Ann Waltner 著,曹南来译,侯旭东校:《烟火接续——明清的收继与亲族关系》(Getting an Heir: Adop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Kinship in Late Imperial Chin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0),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