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定宜庄《历史考察与我的“田野”》讲座顺利举行

定宜庄《历史考察与我的“田野”》讲座顺利举行


2023年6月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定宜庄莅临365bat线上平台人文学院,于蒙民伟人文楼做了题为“历史考察与我的‘田野’”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历史系仲伟民教授主持。

讲座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1.做口述、做田野,是否也可以仍然坚持史学的传统?2. 学科之间可以不设限,但是否还是应该明白自身学科的特性?

在讲座开始,定宜庄以一个口述访谈故事——“为袁崇焕守坟十七代”引入主题。她认为,口述绝不是只完成了访谈,或整理出访谈记录就完事了,而是应该以此为入口,去讲述更多的故事。比如透过佘幼芝的口述访谈,可以延伸到有关袁崇焕人物研究、“己巳事变”研究等更为深入和丰富的内容。她进一步指出,进入一个研究对象一般有三种途径,即文献档案、口述和田野考察,口述只是其中的一种途径。随后,她对每一种具体研究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定宜庄认为,在运用文献档案时,需要关注不同类型史料的立场、细心辨别内容的真伪。比如,以明史为代表的汉文史料记录零散且互相抵牾,大多数属于清代官方的叙事,存在以后事证前史的问题。而《满文老档》则存在版本上的差异,其内容也不足以全信。因此,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可以将不同类型材料进行互校和补证。实地考察有助于我们进行史料的甄别,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思维惯性带来的问题。研究者通过体验“情境”,甚至是某个具体事件的情境,产生的感受和理解、所做的叙述和分析会和坐在书斋内有不同之处。在考察过程中,考察者不仅需要带着读文献的基础和题目做考察,还需要在考察回来完成调研报告,这是一个再思考、再审视的不可或缺的步骤。

定宜庄特别强调说明了历史学的考察与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field work)之间的区别。她认为,田野工作是民族学专业工作的基础,也是民族学家的认同标志。对于人类学、民族学而言,“田野”是一门借鉴“异文化”来反思和批评自己,“转熟为生”的启蒙学科,田野的目的是寻找“文化”。因此,为真正理解一种文化,“田野”调查时间往往很长。而史学却是以文献史料作为基础的,史家是从史料中发现问题的,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去田野,而不是将田野中生发的东西作为基础,所以考察往往只是研究中的一个方式。从史学研究来说,其专长就是对文献档案的艰苦、细致的检索和考据,以及对制度的把握。这是做任何实地考察都离不开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治史学不能丢失的根本。

在讲座的最后,不少同学就如何展开口述访谈、如何进行田野考察等问题,积极向定宜庄请教和交流。本次讲座反响热烈,使在座的老师和同学获益匪浅。

                                             (高梓霏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