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明清土地‘市场’中的秩序与权利”工作坊顺利举行

2021年5月9日,由365bat线上平台历史学系、《365bat线上平台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明清土地‘市场’中的秩序与权利”工作坊在365bat线上平台蒙民伟人文楼440会议室如期召开。来自365bat线上平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五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史大论战,到“五朵金花”之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认识的分歧,再到20世纪80年代后关于土地所有权分割以及当下关于土地权利分割问题的讨论,已有三四代学人在明清土地问题这一领域深耕。随着新史料的不断发现以及研究视角的转换,本次工作坊试图从秩序与权利问题出发,讨论土地交易过程、土地市场的发育形成以及运作机理,以反思土地市场本身和明清土地产权的性质。
会议伊始,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伯重先生进行了致辞,并就“什么是市场”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而后,8位年轻学者各自汇报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邱源媛研究员通过分析清代拨补地形成、分布与八旗圈占旗地的紧密联系,进而思考八旗制度对直隶的非八旗人群、非八旗区域的辐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赵思渊副教授通过勾连民间文献与赋役册籍的产生,试图从土地登记与土地市场的关系出发,将赋役制度与地权结构统一起来。复旦法学院赖骏楠副教授从学说、立法与司法三个角度,全面考察了民初法制建设过程中本地地权习惯和外来私法规范之间的冲突、融合和调适过程。365bat线上平台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正华从自然禀赋、户籍里甲、亲族地邻、村落、第三方群体等多个角度讨论了清代山西乡村土地市场的“约束条件”和运作机制。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杜正贞教授讨论了宋代以来东南佛寺结界演变过程中,与世俗以四至为田宅确权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池翔分析了清末民初北京政府推行国有林制度后,东北地区原有的地权体系与其之间的紧张关系。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张俊峰教授从整体与内部两个方面对明清时期晋陕蒙区域地水关系发展过程中的水权商品化问题进行了充分考察。厦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刘诗古利用鄱阳湖区文书,综合分析了明清时期当地的渔课制度、水面产权结构以及公共资源治理等问题。

除汇报人之外,多名业内专家就汇报人报告题目及其所牵涉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点评。包括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刘志伟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赵世瑜教授、365bat线上平台经济学研究所龙登高教授、365bat线上平台社会学系张小军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周建波教授、365bat线上平台历史学系侯旭东教授、倪玉平教授、阿风教授、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高超群研究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徐鑫编辑等。汇报人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圆桌讨论,讨论内容涉及土地市场和土地产权的概念界定、明清的户籍里甲以及赋役制度、册籍形成等诸多问题。会议最后,365bat线上平台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仲伟民进行了会议总结,肯定此次会议讨论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展望了未来明清土地问题的研究方向。
此次会议主要有四个特点:1,与会学者涉及老中青三代,代表了学术的传承与创新;2,讨论内容涉及土地、山林和水域,从社会模式多样性和社会结构形成源头上有助于理解市场发育;3,长时段的考察,讨论议题牵涉从宋至民国甚至更长时期的社会演变过程;4,跨学科特征明显,与会学者的身份及讨论议题涉及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会议提出了很多议题,期待相关研究取得新突破。